IMEC 2025 國際醫學教育研討會
IMEC 2025 國際醫學教育研討會
官網連結: 線上海報展式請參閱官網
IMEC研討會當日演講影片,請參閱醫學院影音專區
📅 活動日期:2025 年1月11日
📍 活動地點: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第三講堂
🎯 主題:VOCAL & ECHO: 全人醫學教育
🔹 活動簡介隨著全球醫學教育的快速發展與變革,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人文素養的醫學人才已成為各大學醫學院的重要目標。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長期致力於推動國際醫學教育交流與合作,透過舉辦醫學國際教育研討會(IMEC 2025),期望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教育專家、學者及臨床教師提供交流與分享的平台。 本研討會將涵蓋全球醫學教育趨勢、創新教學方法及跨文化學習經驗,促進學術交流,提升醫學教育品質,並培育未來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醫學專業人才。
IMEC 2025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
📢 Event Announcement 📢
📅 Event Date: 2025 /1/11
📍 Venue: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Theme: VOCAL & ECHO: Holistic Medical Education
🔹 Event Overview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medical education, cultivating medical professionals wi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humanistic qualities has become a key goal for medical schools worldwide.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has been committed to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By hosting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 (IMEC 2025), we aim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medical educators, scholars, and clinical teach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exchange ideas and share insights.
This conference will cover topics such as global medical education trend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ologies, and cross-cultural learning experiences. It seeks to foster academic exchange, enhance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cultivate future medical professionals with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口頭論文海報得獎名單
口頭報告發表影片,請參見醫學院官網影音連結專區
2025國際醫學教育研討會《Vocal, Echo:從精準到全人的醫學教育》海報競賽 |
|||
單位 |
姓名 |
題目 |
名次 |
成功大學醫學院 |
黃筠婷 助理教授 謝式洲 教授兼主治醫師 |
醫學系課程評量多元性與學生學習工作價值評估關係之研究 |
第一名 (5,000元)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
羊乃瑭 |
護理人員對暫時性心臟節律器照護之教育需求評估: Borich 模式運用 |
第二名 (4,000元) |
成大醫院 |
蔡依萍、許晏寧 |
急診護理師呼吸器相關知能之教育訓練成果 |
第二名 (4,000元) |
成大醫院 |
張正宜、翁靖媛 、蔣鈺蓉、黄婉婷 、李玉春、黃淳琪 |
運用多元學習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於早產兒經口進食之學習成效 |
第二名 (4,000元) |
成大醫院 |
曾鳳美、邱慧禎 |
運用翻轉教室提升護生實習傷口換藥之能力 |
第三名 (3,000元) |
成大醫院 |
林筱茹、邱怡晴、粘凱雯、蔡佩真、陳炯瑜 |
探討PGY醫師的專科意向對能力養成的影響:以內科里程碑評量為例 |
第三名 (3,000元) |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
胡文萍 |
不同教學醫院的臨床實習對醫學生OSCE表現的影響:基於OSCE評量的實證研究 |
第三名 (3,000元) |
成大醫院 |
張育銘 |
Alternative Choice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Training: |
第三名 (3,000元) |
成大醫院 |
林威宏、王竣令、謝惠淇、潘倩慧、陳炯瑜 |
運用可信賴專業活動(EPAs)於一般醫學師資培育醫病共享決策(SDM)能力 |
第三名 (3,000元) |
屏東基督教醫院藥劑科 |
楊紫麟 |
提升全人醫學教育:增進學員表達能力初探—以某藥學實習生為例 |
|
中國醫學大學 |
張宇嫻 |
醫學生從基礎醫學到臨床訓練適應之影響因素 |
|
義守大學 |
宋紫晴、施欣怡、川口 武、紀志賢、徐祥清 |
醫學生在結構化急診實習中的臨床能力提升 |
|
成功大學醫學院 |
連偉志,蔡美玲 |
醫學生帶著智慧科技與部落vuvu交會的時刻 |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謝梨君 |
擬真情境結合遊戲化衛教工具提升營養職類學員對全人照護能力之探討 |
|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
陳怡如, 孫偉倫, 莊惟凱, 石雪玉, 張智傑, 周宜蓁, 林佩秋, 林盈如 |
乳癌之全人照護-運用互動式情境體驗學習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之教學成效探討 |
|
成功大學醫學院 |
翁慧卿 |
情感藝術解碼:利用視覺思維技巧與藝術創作增強臨床前期醫學生的情緒知能及同理心 |
|
成大醫院 |
詹皓程 吳冠諭 翁涵育 陳安貞 歐建慧 |
以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來提升泌尿部住院醫師為攝護腺癌患者擬定出最佳個人化治療計畫之專業能力 |
|
成大醫院 |
施建安 吳柏廷 張志偉 洪志凱 林啟禎 |
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擬真模型在兒童骨科醫學教育及訓練的突破性成果 |
|
成功大學醫學院 |
蔡美玲, 連偉志, 吳柏廷, 林彥呈, 丁羣展 |
利用智慧科技推動衰弱檢測之服務學習-以全球衛生簡介為例 |
|
IMEC 1/11 研討會議程,IMEC研討會當日演講影片,請參閱醫學院影音專區
入選張貼名單
Topic |
單位 |
姓名 |
Poster NO |
利用虛擬實境(VR)提升NPGY學員心肌梗塞照護完整率 |
亞東紀念醫院 心血管加護病房 |
陳雅婷 |
5 |
列線圖評估新訓放射師對執行CT及X光檢查的壓力感受 |
建仁醫院 |
Zi-Han Yu |
6 |
提升全人醫學教育:增進學員表達能力初探—以某藥學實習生為例 |
屏東基督教醫院藥劑科、2 |
楊紫麟1 |
11 |
乳癌之全人照護-運用互動式情境體驗學習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之教學成效探討 |
雙和醫院 |
陳怡如 |
13 |
醫學系課程評量多元性與學生學習工作價值評估關係之研究 |
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1、 |
黃筠婷 |
14 |
銀齡創作:老年人參與手作課程的心理與社會影響之探討 |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
曾俞晴1* |
16 |
情境式微電影對提升物理治療全人照護能力之成效 |
義大醫院 |
馬國華 |
18 |
醫學生從基礎醫學到臨床訓練適應之影響因素 |
中國醫藥大學 |
Yu-Hsien, Chang |
25 |
護理人員對暫時性心臟節律器照護之教育需求評估: Borich 模式運用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
羊乃瑭 |
26 |
條條大路通實證:新進藥師全人照護之實證醫學素養訓練 |
屏東基督教醫院藥劑科 |
楊紫麟、陳秋榮、邱信瑋、黃渝評、柳博軒 |
27 |
運用翻轉教室提升護生實習傷口換藥之能力 |
成大醫院 |
邱慧禎 |
28 |
急診護理師呼吸器相關知能之教育訓練成果 |
成大醫院 |
蔡依萍 |
29 |
利用BI模式管理及預警學員學習成效 |
1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
溫漢忠 1 黃詩華1* |
31 |
醫學生在結構化急診實習中的臨床能力提升 |
義守大學 |
宋紫晴、施欣怡、川口 武、紀志賢、徐祥清 |
32 |
漸進式學習以提升藥學實習學生諮詢電話回覆能力 |
吳玉琴\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部\國 |
|
33 |
台灣經驗・非洲實踐-CARE教育無國界 |
長榮大學 |
陳凱莉 |
34 |
探討PGY醫師的專科意向對能力養成的影響:以內科里程碑評量為例 |
成大醫院 |
林筱茹 |
35 |
乳房攝影全人教學之擬真輔具及話題式影片 |
義大醫院 |
黃詩華 |
36 |
不同教學醫院的臨床實習對醫學生OSCE表現的影響:基於OSCE評量的實證研究 |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
胡文萍 |
37 |
運用 Kirkpatrick Model 4R 評估多元課程設計在醫技系實習教學之執行成效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王雅惠 |
38 |
醫學生帶著智慧科技與部落vuvu交會的時刻 |
成大醫院/ |
連偉志 |
39 |
運用DOPS評核藥學實習生之特殊劑型衛教技能學習成效分析 |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
陳宛儀 |
40 |
運用多元學習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於早產兒經口進食之學習成效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張正宜 |
42 |
科技輔助教學:以虛擬解剖桌進行民眾健康教育之異業合作成功經驗 |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
胡文萍 |
43 |
擬真情境結合遊戲化衛教工具提升營養職類學員對全人照護能力之探討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謝梨君 |
44 |
360-Degree Assessment Evolution Visual Systems Guiding the Future of Emergency Resident Education |
新光醫院 |
洪世文 |
51 |
A digital escape game designed to cultivate patient safety awareness in dentistry |
高雄醫學院 |
Yu-Ming Huang1 |
52 |
運用多元學習POFRAS及PIOMI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張正宜1、翁靖媛1 、蔣鈺蓉1 、黄婉婷1 、李玉春1、黃淳琪1,2 |
53 |
新竹某地區教學醫院檢驗醫學部PGY學員於 |
臺大醫院 |
陳乃瑄 |
54 |
乳果你知道ABC放射治療技術跨領域團隊互動式情境案例學習提升實習生全人照護之成效 |
雙和醫院 |
陳怡如 |
55 |
護理與視覺思維的交會:運用人形圖實現全人照護的整體視野 |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護理部 |
趙家伶 |
57 |
Improving-critical-care-teamwork-simulation-based-interprofessional-training-for-enhanced-communicat |
成功大學醫學院 |
Tzu-Ching Sung 1, Hsiang-Chin Hsu 2,3 |
59 |
早期臨床接觸在兒童專業課程學習之成效(青幼共玩共學共好)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職能治療學系 |
黃雅淑 |
62 |
無時差的生命守護 協同醫療編織孕婦急救安 |
成大醫院婦產部 |
莊明達、蔡佩穎、潘柏宏、許鈺蓁、康琳 |
63 |
見習醫學生 Seminar 方式教學成果探討 |
成大醫院 |
張珍醫師 |
64 |
結合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 |
成大醫院教學中心1、內科部2 、外科部3 |
賴佩君1、蔡昇翰2 、黃彥達3 |
65 |
結合跨科部資源之安寧緩和醫療實務訓練:六年追蹤成果 |
1.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 |
沈維真1、王維理1 、張秦松1 、林鵬展2 、吳至行1 |
66 |
脊椎大體模擬手術訓練營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骨科部 |
林政立、劉原輔、許哲嘉、黃國淵、吳柏廷 |
67 |
小兒加護病房重點式超音波之教學成果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 |
小兒部 朱映慈、魏昱仁、謝旻玲、王玠能 |
68 |
Alternative Choice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Training: |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成大醫院 |
Yu-Ming Chang, MD1 |
69 |
以鷹架理論建構產科實習有意義之-「知、思、行、得」學習經驗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
洪筱瑩 助理教授 |
70 |
多元教材於醫技系臨床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學習成效與學生反應評估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技系 |
助理教授 林韋伶 |
72 |
思辨照護的邏輯:閱讀照護實作與共學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人文 黃 暨社會醫學科| |
于玲副教授 |
73 |
改進「分子生物學」授課方式以提升學習成效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牙醫學系暨口腔醫學研究所 |
陳玉玲 教授 |
74 |
情感藝術解碼:利用視覺思維技巧與藝術創作增強臨床前期醫學生的情緒知能及同理心 |
成功大學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 |
翁慧卿 教授 |
75 |
CBME 在醫學院基礎醫學教育中的實踐可行性與創新變革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 |
甘宗旦 |
76 |
藥學實習的多元與創新體驗:拓展專業視野與研究前瞻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 |
藥學系:林少紅、吳律萱 |
77 |
透過同理感受教導住院醫師溝通技巧之創新教學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家庭醫學部 |
林菀茹 王如雪 張尹凡 張秦松 吳至行 |
79 |
以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來提升泌尿部住院醫師為攝護腺癌患者擬定出最佳個人化治療計畫之專業能力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泌尿部 |
詹皓程 吳冠諭 翁涵育 陳安貞 歐建慧 |
80 |
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擬真模型在兒童骨科醫學教育及訓練的突破性成果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
施建安 吳柏廷 張志偉 洪志凱 林啟禎 |
81 |
重點式照護超音波(POCUS, Point-of-Care Ultrasound)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
李歡芳副教授、陳貞如內科專科護理師兼任護理長、 |
82 |
運用可信賴專業活動(EPAs)於一般醫學師資培育醫病共享決策(SDM)能力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1、 |
林威宏1,2、王竣令1、謝惠淇2、潘倩慧2、陳炯瑜1,2 |
83 |
整合多學科視角:以全景數位病理推展教學課程數位化之設計與實際應用 |
成功大學醫學院 |
蔡弘文 |
84 |
使用3D列印建模訓練吞嚥內視鏡之成效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耳鼻喉部 |
洪上祐 蔡書維 陳怡仁 鄭淑文 |
85 |
物理治療導論之MET多語教學 |
物理治療學系 |
徐碧真、李佩紜、郭怡良、蔡宜穎、楊政峰 |
87 |
一針見效- 眼睛注射手術的全方位技能訓練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 |
張義昇、許聖民、賴俊杰、黃奕勛、黃福進、史敏秀、洪嘉鴻、陳柏睿 |
89 |
虛擬實境在靜脈曲張雷射手術教學中的應用:針對初學醫學生與護理專業人員的多角度學習策略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外科部 |
甘宗旦 顏永霖 郭倚君 楊清貿 陳維聆 |
90 |
利用智慧科技推動衰弱檢測之服務學習-以全球衛生簡介為例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
蔡美玲1 |
91 |
EMI for advanced biotechnology: an Engaged Motivated and Interactive class |
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
陳芃潔 |
93 |
癲癇病友與社工參與藥物治療學課程– 大學生社會責任養成與實踐 |
賴嘉鎮1 謝鎮陽2 蔡相德1 沈敬堯1 謝幸㚬1 蘇子廷1 黃欽威3 |
賴嘉鎮1 謝鎮陽2 蔡相德1 沈敬堯1 謝幸㚬1 蘇子廷1 黃欽威3 |
94 |